头顶四个球,全球横着走!815A 电子侦察船有多牛?
首先其使用了非常经典的长首楼船设计,舰长132.6米、舰宽17.4米,满排接近6000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四个极具特色的“大圆球”,此外其全身上下到处都长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小圆球”和“雷达天线”,所以也有网友调侃其是一座“海上移动的雷达站和雷达森林”。
首先其使用了非常经典的长首楼船设计,舰长132.6米、舰宽17.4米,满排接近6000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四个极具特色的“大圆球”,此外其全身上下到处都长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小圆球”和“雷达天线”,所以也有网友调侃其是一座“海上移动的雷达站和雷达森林”。
画面精准聚焦于海军舰队中的071型四明山号登陆舰,其外观设计极具未来感,仿佛将科幻场景带入了现实,令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蒋斌:10月中旬起,由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唐山舰、导弹护卫舰大庆舰、综合补给舰太湖舰组成的第48批护航编队,将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以实际行动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最近看到了很多对我国下一艘航母的各类猜想,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的发展始终是国之重器的重要象征,随着003型“福建舰”逐步推进海试,外界对下一代004型航母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包括排水量到12万吨级,核动力等等,特别是004命名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成为公众热议的焦
“三、二、一!茄子!”10月1日,戚继光舰上,一位海军学员屈着腿,身子微向后仰,摆出专业摄影师的姿势,给站在印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和戚继光舰图案前的一家三口拍照,然后举起手,“下一位!”
中国首艘也是全球首艘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51“四川”舰,在近期互联网上曝光的相关图片显示,已经拆了那条曾经非常醒目的工棚,意味着沪东中华造船厂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十之八九已完成在甲板上安装电磁弹射轨道和调试等任务。
9月18日,冲绳外海,美日韩把“标准-6”导弹竖起来,对准的却不是靶机,而是纸面上写着“东风”两个字的假想敌。
2024年10月,一个预测在日本防卫圈引发震动:资深军事评论员前田哲男断言,如果中日爆发冲突,日本抵抗时间不会超过一周。
2025年9月22日,福建舰甲板上,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重型战机和空警-600预警机依次通过电磁弹射系统成功起飞。这一刻,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更创下了常规动力航母应用该技术的历史纪录。
中国海军新航母的传闻近期再度升温。大连造船厂的相关照片被军迷反复解读,即便福建舰尚未正式服役,外界已迫不及待将目光投向其后续型号——这种热切关注,恰恰源于中国海军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强劲势头。
2025年9月,中国海军的最新动向再次牵动全球视线。就在福建舰进行电磁弹射测试的画面还在热播之际,关于一艘更大的航母——004型的传闻开始在国际社会迅速发酵。
福建舰搭载空警-600预警机,是中国海军航母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代际跨越的重要标志。这一组合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9月24日,央视报道视频中,轰-6K的飞行员谈及我国的轰炸机时,面含微笑说出一句话:“后续......可能......大家拭目以待吧。”
“编队护航在远海、战斗在远海、训练在远海,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维护‘黄金水道’安宁。”编队指挥员介绍,亚丁湾护航是中国军队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担当大国责任的生动写照。自启航以来,编队在执行常态化护航任务的同时,把远海大洋作为练兵的广阔舞台,充分利用复杂海域
近日,中国海军一艘拖轮突然现身仁爱礁海域,距离菲律宾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仅5海里!这一动作直接戳中菲方敏感神经,菲军方罕见召开紧急记者会!
中国航空工业最新的技术突破正在重新定义现代海空作战的规则。GJ-11"利剑"隐身无人机的舰载版本即将完成部署准备,这款能够以1111公里时速飞行的战斗平台,可能成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舰载隐身作战无人机。该无人机不仅具备强大的自主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其"忠诚僚
官媒借助上尉女军官这个角色,介绍055型导弹驱逐舰上的HT-1型——这款具有冷热共架发射性能的通用垂直发射装置时,镜头中出现垂直发射的“鹰击”某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它的最大射程突破了1000公里。
从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起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起飞与着舰训练,这一幕呢,正好反映了中国海军一个崭新的飞跃。而且呀,也能看出福建舰的战斗力建设可真快,刚刚出炉还没正式服役,就已经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作战实力。
说起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总让人觉得这事儿走得特别稳当又带点惊喜。辽宁舰那时候刚服役,很多人还觉得新鲜劲儿十足,现在呢,山东舰和福建舰都陆续上阵了,眼瞅着第四艘也快现身了。
在辽阔无垠的海洋之上,航空母舰宛如一座移动的海上堡垒,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海上战略力量。而在航母战斗群中,舰载预警机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堪称整个舰队的“空中大脑”与“千里眼”。2025年9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